泛亚电竞胡海岩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二○○五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六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最近,針對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人才的培養,許多國內一流大學的校長指出,“高水準大學就是要繼續精英教育”。那麼,大眾化與精英教育是一對矛盾的命題嗎?拔尖人才培養與精英教育是同一個概念嗎?現在的精英教育與過去的精英教育一樣嗎?為此,記者專訪了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岩。
記者:您是上世紀高考制度恢復後的第一屆大學生,也是為數不多進入院士行列的優秀中年學者。您覺得那時的精英教育和現在的精英教育有什麼不一樣?
胡海岩:文革後百廢待興,國家對於人才的需求和青年人自身成才的渴望使得那時的大學教育就是精英教育。這種精英教育以學習和掌握知識為主要培養任務,提倡自我學習,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我國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的發展,目前的精英教育有其新的內涵,特別重視在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基礎上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高。
現在的精英教育強調教育的多元化。錢學森先生所倡導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合就真實地反映出,新時代拔尖人才培養應該積極克服過去人才培養中的不足,在大學育人中強化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兩個要素。
現在的精英教育賦予人才觀新的內涵,創新是現代精英教育的靈魂。創新型國家建設對人才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寬厚的學術基礎,二是強烈的創新意識。
北京理工大學致力於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自2009年起,學校在安全工程、資訊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三個專業開始招收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學生,努力使學生達到“基礎理論紮實泛亚电竞、專業知識寬厚、學術思想活躍、勇於實踐創新”的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泛亚电竞。
記者:北理工的校訓是“德以明理學以精工”。請為我們解讀一下這一校訓的深意。
胡海岩:今年8月26日,學校黨委在廣泛徵求全校師生員工和校友的意見基礎上,確定了“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達到以探索客觀真理作為己任之境界;“學以精工”,是指治學嚴謹,實現以掌握精深學術造福人類之理想。這一校訓是建校70年來我校幾代師生員工崇德尚行、學術報國的真實寫照,又是新的歷史時期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的方向。
記者:您曾説過,“沒有文科教育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缺陷的”。在北京理工大學這樣一所理工類高校中,提倡美學教育是出於什麼樣的理念?
胡海岩:在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中,需要注重高雅科學品位。當然,這包括很多方面,而重視美學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一個人有很好的美學修養,勢必對於藝術、哲學有比較多的關注,這種關注會引導他從哲學的高度和藝術的角度來看待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或者技術研究。因此,北京理工大學堅持“理工並重、工理管文協調發展”,在強調優勢理工學科建設發展的同時,十分關注和重視人文、管理類學科的協調發展。為此,在學校建立學部制度時成立人文與社科學部,試圖為文科的發展營造有力的政策、評價與激勵機制。
正是堅持全面素質教育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建校70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16萬餘名畢業生,其中有黨和國家領導人,近百位共和國將軍和兩院院士,更有許許多多行業領軍人物和科研人才,他們是學校堅持文理並重,全方位育人的最好寫照。
記者: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學科專業定位上有所擴張,人們不禁提出“同質化”的質疑。您對此怎麼看?
胡海岩: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工科大學辦文理科,似乎存在趨同問題。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其辦學內涵即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是否趨同。我們主張大學要辦出特色,不模倣別人的道路。面向未來,我們提出了“強地、揚信、拓天”的特色發展路徑,重點建設好地面武器類、資訊電子類、航太類三個主幹學科群,致力於打造引領國防科技發展的主幹學科和服務於工業化、資訊化的優勢學科,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工業化、資訊化、國防現代化建設,以及為區域經濟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我認為大學要先從強校抓起,不但要有自己的“大樓”、“大師”,還要有“大氣”。這種以人為載體的“大氣”是培育大學精神、引領大學發展的關鍵,這種“大氣”能夠彰顯特色,去除趨同,營造新時代精英教育的氛圍。
記者:“大氣”營造精英教育的氛圍,精英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培養拔尖人才,具體應該解決好哪些層面的問題呢?什麼是最關鍵的?
胡海岩:具體環節有很多,比如學科建設、培養體系、管理體制等等,但我認為師資隊伍建設是第一位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新時代精英教育的關鍵,其基礎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團隊的建設和作用。為此北京理工大學已經開展了積極地探索和實踐,一是加強團隊建設,倡導在工科學術團隊中由部分優秀教師和學生從事基礎研究,開展前沿探索;二是鼓勵理科教授與工科學術團隊結合,著力從工程項目中提煉和解決科學問題;三是提供專項資金,鼓勵師生憑興趣自由探索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記者:今年是北理工從延安時始走過的第七十個年頭。前不久新生開學典禮時您對學生有一個演講,把大學比喻成“一本書、一首詩、一幅畫”,您想對學生表達些什麼?
胡海岩:我把大學比喻成一本書泛亚电竞、一首詩、一幅畫,用三位學長的事跡來説明大學的內涵,説明求學的精彩泛亚电竞。
第一位是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彭士祿。彭士祿學長是中國共産黨早期農民運動領袖彭湃烈士之子,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學生,正是他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我國具備了水下戰略威懾力量。
第二位是我校機械與車輛學院項昌樂教授。項昌樂於1980年考入我校車輛工程系學習。20多年來,他在我國坦克裝甲車輛領域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傳動系統動態性能研究,研製出“大功率系列化液力變矩器”,並成功應用於2009年國慶閱兵中的多種武器裝備。
第三位就是前不久媒體報道的《理工學子縱身西湖冒雨救人》的主人公,我校今年的畢業生馮玖江。他們的風采正是大學這幅畫中美麗而真摯的一角。
我對同學們講,大學是一本書,大學生活的精彩在於書中的真理和創新。大學是一首詩,“德以明理學以精工”便是這首詩的靈魂,是這首詩的氣魄。大學是一幅畫,一幅英雄輩出的人物畫,一幅菁菁校園的寫生,一幅快意浪漫的素描,畫中豐富的素材要求我們認真做事,畫中多姿的色彩要求我們崇尚奉獻,青年學子要用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做好大學這幅畫。願大學這本書、這首詩、這幅畫引領青年一代全面發展、學業突出,早日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棟樑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