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与优化路径泛亚电竞
发布时间:2023-03-16 12:36:54

  泛亚电竞高等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基于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和现实困境,提出优化路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视高等教育在学术发展上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构建升级版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组织了44所直属高校对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扶贫工作,11所直属高校参与开展滇西专项扶贫任务。同年,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批准了39所高校投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鼓励高校探索集农业、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多年来,高等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力支持等重要作用。2018年,为了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为“行动计划”),以引导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全面梳理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与治理模式,有助于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帮扶职责,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时,持续展现乡村振兴路上高等学校的担当与使命,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高等教育应有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1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要求在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由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与总要求可知,高等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这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实现,无不强调持续促进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这些都少不了高等教育这个价值目标。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传承和引领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是乡村振兴的内在组成要素。要提升乡村振兴能力水平,泛亚电竞就必须加快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是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的独特价值。从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来看,其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可以分为基础性、持久性和引领性三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开展人才振兴的基础,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就越大。随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对高质量人才队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为农业农村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第二,高等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持久性作用。高等教育可以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还可以利用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这些作用都在持续积累、不断递增且越来越丰富。第三,高等教育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性作用。高等教育既可以创造知识,又能引领乡村社会思想,提供精神产品,引导乡村文化建设,还能聚焦乡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持久性和引领性作用,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价值功能。

  高等教育的价值具有多重性,但是这多重的价值会因为时代、社会、国家、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在高等教育史上,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大体可分为三类:以人的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论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社会本位论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知识发展需要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论高等教育价值观。其中,“注重人的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或本体价值;注重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被认为是工具价值或外在价值”。泛亚电竞有学者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特点和趋势,发现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从注重外在价值向内外价值并重的趋势转变”。从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以来,同时兼顾了多元价值并承担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及农民发展的多种功能,既实现了人的发展和学科知识发展的本体价值,又促进了乡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目标、社会目标、高等学校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整合。

  第一,乡村振兴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各高校鼓励学生从校园走进乡村,学以致用,既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充分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相关情况。如华中农业大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全国建立346个社会实践基地,已累计10万多名大学生在“三农”领域开展深入的社会调研、生产教学、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工作。这些实践工作培育了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和“强农兴农”的才干。此外,各高校还注重将乡村振兴实践涌现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特色案例等宝贵素材转变为思政课堂的特色教学内容,以专题课、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开设了一系列的国情育人课程,极大地丰富了高等学校育人内容与形式,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高等教育多维助力农民素质提升,是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又一体现。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人是最能动的因素,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据统计,2012年以来,各高校累计培训的教师多达11.64万人次;累计培训的基层干部与技术人员多达77.76万人次。“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创新学科专业设置,培育涉农高质量人才;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165万余人次,如清华大学通过农业骨干技能培训覆盖5000多人次,通过乡村振兴云讲堂覆盖乡村干部与村民2万余人次。此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农村转移劳动力等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计划,从不同层次和维度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对乡村不同群体能力与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整体而言,高等教育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注重人力资本开发,为乡村振兴培育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第三,高等学校围绕农业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科研工作,创新学科专业设置,极大地推动了高等农业科学及其学科知识的发展。高等教育是科学研究和知识增长的主要阵地,各高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成了200余个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如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等;近200个政策研究机构,如乡村振兴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相关学者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学理性阐释、学术性研讨以及学科性集成,推动学科知识的发展。此外,37所直属高校对口支援14所部省合建高校的学科建设,助力合建高校办学水平、学科发展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一大批专家教授、青年教师走出实验室,在耕读实践中寻找最接地气的课题,把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扎根祖国大地。一系列行动实施以来,高等学校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获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4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因此,乡村振兴为高等教育的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平台与空间,大幅提升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

  第一,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振兴乡村外在价值的首要体现。多年来,高等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持与保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重要力量。近年来,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农业农村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技术供给、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支撑与保障。

  第二,服务乡村经济振兴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振兴乡村外在价值的核心表现。高等教育与乡村产业结构、关键技术攻关及农业科技创新直接相关,有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动能,引领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为了实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破解农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各直属高校在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支撑成效显著,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与服务平台500余个;转移转化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超过1.8万项,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710亿元。高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为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成果供给,全面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振兴乡村外在价值的重要表现。乡村文化振兴包括“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丰富乡村文化产品、倡导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等”,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而高等教育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据了解,高等学校在乡村社会风气改善、乡村治理模式优化、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以及乡村文化传统传承等方面均开展了积极行动,如山东大学在山东省2800多个村镇牵头组织建设9000余个乡村儒学讲堂;2018年浙江发起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涌现出如浙江财经大学团队在坪坑村建成的“守望文化馆”等乡村文化振兴典型。多年来,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乡村的文化振兴工作,积极引领乡村社会文明,使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过去十年,在教育部的组织和支持下,直属高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加入服务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正视并总结高等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升级。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亟需新型人才队伍。然而,囿于“传统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陈旧的专业与教学内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乡村振兴实际需要的适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部属高校对学科专业设置、涉农人才的创新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经验的推广与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二,固有的学科专业思维惯性亟待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存在学科专业壁垒,高等学校教师专注于自身学科专业研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聚焦比较有限。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与农业农村实际问题与需要的适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思维惯性的转变,学科专业壁垒的打破,科学研究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均有待高等学校进一步落实。

  第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条件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乡村振兴对接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然而,高等学校以及研究机构与乡村之间并不具备天然的联系,如何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持续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依然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如何提高高等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也待进一步探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从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和现实困境来看,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增加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既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本体价值的实现,又要兼顾国家战略、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外在价值的实现。

  第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变革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劳动力,必须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突出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将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多样化、特色化的高等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生产经营方式重大变革等需求,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适配度,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农林学科学术精英、农村社会发展管理人才。此外,围绕农民的全面发展,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养高素质乡村建设与治理人才。

  第二,重视高等教育在学术发展上的优势,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科技的需求,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在实现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打破固有的学科专业思维惯性与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方向与专业设置,结合乡村振兴实践需求,在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着力解决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此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理论研究工作要紧密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治理等重要前瞻性问题,促进学科知识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询服务。

  第三,围绕国家战略、农村与农业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构建升级版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一是探索典型引领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对过去取得重大成效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以及有效解决农业科技难题的重要成果开展互学互鉴的推广模式,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依托优势学科,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打造一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国际合作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服务站,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能力。三是整合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和资源,聚焦“三农”问题的解决,切实增强乡村地区的创新创业与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乡镇企业间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教师工作站、实践基地等科研与实践平台,引导高校师生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战场。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专业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力的动态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A1515012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