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從教育基本觀念的分析敘述,可知教育乃是一種繼續不斷的歷程,這是每個人成長所必需的工具,也是個人發展,服務社會所不可或缺的憑藉。從教育發展史著眼,教育是隨著人類生活的進步而發展。現代人類生活已進歲至高度文明的階段,教育的功能,隨著社會變遷、國家建設、世界情勢之需要,促使教育事業益顧重要。現代教育發展,為顧及社會變遷,配合國家建設,挽求世界危機,已走向「全人生」、「全人格」的教育。基此,現代教育的功能,在基本原則上,乃維護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促進主會安定與進步,增強文化的延續與發揚,謀求世界和平與人類幸福。在特殊使命上,乃試圖「改造人心」,重建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改善我們所生活的「工藝社會」,使現代的社會成為自由安全的「人道社會」。為要發揮現代教育的功能,循教育浫演進所揭示的教育目的,確立現代教育的切近目標與久遠目的,是當前教育革新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節討論的重點,即在分析一般教育的功能與目的,藉此申究現代育功能的新機動與教育目的的新境界。
(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教育是促成個人心能發展、訓練與形成的過程,旨在變化氣質,改變行為。人類為充分發揮內在的潛能,增強吸收新知的能力,訓練良好的習慣與行為,鍛鍊自動追求理想價值的意志,接受學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說,教育是促進個人社會化的過程,本質上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社會活動,也是一種社會事工。所謂社會化,是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由於和別人來往接觸,不斷的接受語言、觀念、習俗、情感、態度、道德及生活的陶冶,逐漸的為社會所同化,而建立共同生活所需的社會意識。這是「個人學習其所處社會之行為模式的過程。」一個社會促使個人社會化的途徑,不外乎社會獎懲、正式教導、模仿和認同作用等四個顯著要道,其中,正式教導是最具體有效的方法。所以個人透過教育的作用,接受社會規範與文化遺產,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當代社會學巨擘涂爾幹(Emile Durkhein,1858-1917),以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考察過去與現在的各種教育現象,發現教育共同的性質,為上一代人影響下一代人,使社會的生存延續不斷,社會的文化日新又新。於是他依據這個發現,把教育解釋為「成年人施予未成年人的一種作用,其目的在引導兒童的身體、心智及德性方面,往社會生活的方向成熟。」。換句話說:「教育首先是社會用以不斷的更新她自己的生存情況的方法,教育是利用適當的方法,使下一代社會化的過程。」
一、就教育場所而言,前者是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包括家庭、社會、文化團體和職業團體等非正式的教育機構;後者是只有組織的特殊環境「學校」,有設備良好的校舍與美化怡人的校園等。
二、就教師而言,前者是只有經驗者,尤其是經驗豐富的成人。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任何人都可說是教師;後者是指受過師資專業訓練的教師。
從教育的定義討論中,我們必須承認,有關定義之間的問題是模糊不清的,當我們問:「到底有沒有唯一的教育定義?是否有唯一的敘述定義?是否有唯一的約定性定義?是否有唯一的規劃性定義?好了一個問題變成了三個問題。不過能夠注意到這一點,就表示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否則,如果有人針對原來的問題「到底有沒有原來的教育定義?」不假思索,貿然回答說有,我們就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種類型的教育定義讓他如此肯定了。
「育」字的沿用,除了說文解字的解釋外,像詩經蓼莪中「長我育我」,中庸上「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說對「育」字說得最積極的。詩經中的「育」字,是指「滋養」的意思,中庸中的「育」自是指「生成」的意思。滋養和生成二者,含有積極的完成應有之終鵠或標的。「採用『育』字的積極意義,可以使用目前常用的兩個名詞,如『修養』、如『教育』更為明白。從『修養』說,如果『修』所指的是,除去污蔽的塵垢,『養』便有滋生光彩的作用。在這樣的解釋之下,除去了污蔽之後,不但還出本來清潔的面貌,並且可使光彩倍增,更勝過原來的面貌。從『教育』來說,不但是彰明道理、法則和原則,而且更將生生不息、層出不窮的,達到最高的『至善』境界。」
(二)西方「教育」一詞,英文為”education”,由拉丁文”educere”演變而來,意指「引出」。這就是說教育是要用來啟發誘導的方法,來指引受教者心能發展和人格發展,以達至善的境地。西方學人對「教育」一詞的語源,也有爭論。有些人像南尼(Thomas Percy Nunn,1870-1944)一樣,強調教育一詞源自”educere”,此字之意為引出。其他的人,像亞當斯(John Adams)則強調教育一詞源自”educare”-依據某種設計規格來訓練或範塑。基此,教育是促進個體前在能力的發展或實現的過程,也是其良好的習慣和行為之訓練與養成,有效的知識和技能之教導與獲得的歷程。所以指引個人潛能發展,知能教導,習慣訓練與行為陶冶,全歸屬於「教育」的普遍概念之下。「由教育概念所形成的系譜裡,一端是包含者權威使用的程序,以聲音和教鞭來達到希望達成的最後結果。在此,教育被視為藝術中某種目標之形成的意像。而在另一端則是被強調的目的和計畫的重要性,但這應該是兒童的目的和計畫,而不是成人的。」
教育這個名詞,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教育是指一切生活經驗的傳習活動。換句話說,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影響,改造我們的經驗,增進我們的知能,發展我們的身心,這就是教育。因此,我們從生到死整個人生旅程,隨時隨地都在接受教育。
狹義的教育是指知識灌輸,品德陶冶,技能訓練的學校教育。這種教育是人類社會環境趨於複雜,社會組織趨於分工,以往非正式傳習活動所得的經驗,不足以應付變動不定的社會需要,於是設立學校,施以有組織、有計畫的正式教學活動。換句話說,人類為了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設置特殊的教育環境-學校,採用經濟有效的教導方法,將人類文化遺產的精華,有系統的傳遞給兒童和青年,使其變化氣質,走向成熟完美的境地,這就是教育。因此,兒童從入幼稚園或國民小學,到畢業於某個一級學校整個學習的歷程,就是接受有意設施的教育。
教育是什麼?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想家,對此一問題的看法見仁見智,莫衷一是。雖然如此,即將獻身於教師行列,準備從事教育工作者,應對教育的意義,有一較明確的了解,然後對自己所從事的神聖事業,才能發生濃厚的興趣,高度的熱忱,認真的態度,負責的精神,而成為一位勝任愉快的教師。
縱攬歷來教育家和哲學家對教育所持的見解,橫察世界各類教育的宗旨和發展,近關當前教育的需要與措施,可發現教育與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及文化哲學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探討教育的意義及本質,當從這四方面的觀點析述,才是升堂入室之道。
(一)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說,教育是幫助個人適應其生活環境的歷程,所謂適應,是指個體對環境施予的行動,與環境加予個體行動所取得的一種平衡,它是由同化和順應二種內在機能戶以補缺來完成的。換句話說,它是個體內外在的和諧與主客觀的妥協所形成的均衡狀態。個體為要達到適應環境,必須採取二種途徑,一為積極的改造環境,一為消極的順應環境。教育一個人,積極方面是培養其改造環境的能力,消極方面是增進其順應環境的能力。
「教」與「育」合起來說,它是藉人格感召、精神感化,以從事文化陶冶,而是受教育者圓滿發展的倫理性活動。這種活動的推展,注重知識傳授,品德陶融,並樹立良師楷模,作為身教的風範,指在使受教育者追求完美,一方面不斷的吸收新知識、新技能,一方面不時的重建新經驗、新觀念,而使自己的知能習得日精與品德修養日深,以發揮生命力作輻射性的貢獻,並發揚人性光輝作合理的現代人。
五、就教育方法而言,前者是指在實際生活中的經驗改造與行為變化;後者是指學校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目標及教育科目所採用不同的教導方法。
從全人生教育的立場而言,學校教育只是整個教育中的一環,受教育並不專指接受學校教育。現在社會生活已高度工業化,學校教育十分普及,接受學校正規教育是必要的。但學校教育以外的教育,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亦不可忽視。因為儘管今日的學校教育非常發達,家庭、社會、文化團體、職業體所具的教育力量,仍然是很大的。所以現代學校教育應配合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來實施,才能發揮整個教育的功效。
現在,我們進入討論的中心意旨,尋找教育的唯一定義,不外是為教育尋找「最正確」或「最好」的規劃,也就是從教育中尋找有價值目的與方法的處方。以我的觀點,去詢問「何者是唯一的教育規劃性定義?」就好比「何者是人類的唯一真實宗教?」主要是闡明教育中所涉及價值問題的廣度與複雜面。重大的抉擇想要藉由想要藉由定義而解決似乎不是最理性的方法。重大的價值問題需要「批判且縝密的判斷」絕對無法透過定義之命令來解決。
早期的教育學者,多半都是哲學家,從他們的哲學觀點來談教育。因而多半偏從「人生的理想」或是「理想的人」上,提出實現理想的方法。
在教育論著裡,可以看到一些談到教育本質的說法,有些是原著者說了一句話,別人從而推衍的,例如有人把杜威所說的「教育及生活」,當作是杜威所認為的教育的本質。有的就著一位學者的觀點,來演述教育的本質,像以個人為出發點的「自我實現」,向以社會為著眼點的「社會化」,又如以文化為重點的「教育及文化」等等說法。在這些說法裡,以最後一種說法,比較接近教育本質的性質,因為這個說法,承認教育是獨自存在的,教育就是高度的文化。
教字的沿用,除了說文解字的解釋外,像中庸第一章開宗明義便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可以說對「教」字說得最明白的。所謂「天命」是指天生的本質或潛能啟導引發出來,所謂「修道」是指一番人為的工夫,去闡明天理和實踐天道。「根據中國先哲的觀念,宇宙萬物都是天地所生。天生的萬物,每一物類都各有物性,人是萬物中的一類,所以人有『物』的性質,同時人是最聰明最傑出的一類,這就是人超越『物性』之處,也是人獨有的特質,我們稱之為『人性』。這一項人性泛亚电竞,使得人除了順應天命,能夠維持個體生活,和延續種族生命之外,還能夠領悟天的道理、法則和原則,並且在領悟了以後,能夠發揚這個道理、法則和原則,使得天道更為明白,更為彰著。明白了道理、法則和原則的人,不只是明白而已,並且努力的實踐。……在這些人中,先明白了天道,實踐天道的人是教者。他們是別人也明白天道,實踐天道的工作,便是教。
基於以上的說明,我們自然可以進一步區別廣義教育與狹義教育的不同之處。一般來說,前者是指生活教育,不具形式,沒有時間的限制,亦無固定場所,更無固定教材,人們僅從日常實際生活中,學習生活所需要的知能。後者是指學校教育,不但具有宏大目標,遠程及近程計畫,而且有一定的年限、形式、場所、課程、教材與方法,學生從有意施教訓練中,吸收有用的文化經驗,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茲將二者不同之點,說明於後:
現在就讓我們來審視一下在此三種情況下,所謂確定性的定義是什麼意思。在約定性定義中如果我們還認為有確定性的唯一定義,那毋寧是愚蠢的,因為約定性的本質正說明了每個人都有自由發展的權利。邏輯上任何一種定義都可以作為教育的約定性定義。所以,唯一的約定性教育不是存在的,除非一個約定性的定義已經被提出,而我們要求其他人回想此定義,方為可能。
三、就教育目標而言,前者泛指經驗改造與行為陶冶;後者是指各級學校均具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標,例如台灣國民中、小學的教育目標,在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公佈的「國民教育法」中,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目標。
四、就教育材料而言,前者是指與實際生活有關的一切活動;後者是指各級學校所規定的課程與教材。
(一)中國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謂「上」是指「受教者」,所謂「施」是指「傳道、授業、解惑泛亚电竞。」。所謂「效」是指「效法、模仿、學習。」。由此可知,教的含義,實包含施教者與受教者雙方活動的過程,旨在以先覺覺後覺,長善而救其失。說文解字上又說:「育,養子使作善也。」所謂「養」是指「培育、修養、;陶冶」,所謂「子」是指「稚子、幼童、受教者」,所謂「作善」是指「循循善誘,變化氣質,走向完美。」由此可知,教育的含義,實包含著人格感召、精神感化的作用,指在糾正「不善」,以培養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