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兵:习教育论述探析泛亚电竞
发布时间:2023-08-03 16:31:02

  泛亚电竞戴建兵(1963—),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金融史研究。

  摘要:教育关乎民族振兴和社会繁荣,是不可或缺的德政工程。习立足世界发展大局和中国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大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教育论述是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涵盖了教育目的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实践观,包括教育的根本目的、时代使命、发展方向、发展根基、发展动力、领导力量、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础工作。习教育论述是对我国教育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关乎民族振兴和社会繁荣,是不可或缺的德政工程。从微观层面来说,教育促进了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从中观层面而言,教育是烫平“中等收入陷阱”的法宝;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社会创新及创造活力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及实践,并提出了体系完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思想指引,需系统、科学地把握其精神实质,进而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目的观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是对教育实践、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思考,是处理这些关系时的价值选择。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 ,并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时代使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教育的创造者、实践者、评判者,是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主体,是决定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核心保障和根本力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P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进入新时代,习站在人民的立场关心关注教育事业,从人民的福祉出发谋划教育发展,多次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指出新时代我国的教育目的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新的教育目的把学校教育的“二为”服务发展为“四为”服务,把“为人民服务”放在了四个服务之首,更加突出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凸显了教育目的的与时俱进和时代特征;把“全面发展”的具体规格从“德智体美”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涵,真正实现了五育并举,进而达到“五育融合”的境界。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党“培养什么人”标准的重大发展,是对党的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深化。

  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既体现出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贯穿于大中小幼各教学阶段,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各领域,坚持智力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坚持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融合,努力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以最终达成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同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习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在许多场合谈到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4]实现教育公平,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重点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在资金、技术、师资等方面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宋人苏辙云:“古者以学为政。”(《上高县学记》)张之洞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哀,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劝学篇·序》)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实现经济、科技及各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是关键。习指出,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5](P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泛亚电竞,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5](P3)。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目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更好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习指出:“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教育初心的回归,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无论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都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教育发展观是对关乎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它既受一定经济、政治和生活水平的制约,也受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包涵教育发展的方向、根基和动力等内容。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8年5月,习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就是要培养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坚定拥护者、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实践者。这是教育工作的政治任务,也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底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马克思主义,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的认识,教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改造世界,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正确出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的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

  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8](P10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成就是“我们坚定教育自信的底气”[9]。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再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7]这里的“中国特色”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坚守教育实践的民族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待。2014年9月9日,习在第29个教师节给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到,希望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办好中国教育,必须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的土壤。习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P313)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期待更好的教育之间的矛盾还未完全解决,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教育必须走自己的路,遵循中国教育的独特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形势又决定了要将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有机结合,“以我为主、兼收并蓄”[11](P44),既要“放得开”,又能“守得住”,吸纳一切优秀的教育成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中国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9月,习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12]

  深化教育改革泛亚电竞,激发创新活力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路径。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可靠保障。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为学校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又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习指出:“教育的指挥棒在中小学实际上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在高校主要是科研论文,关于德育、素质教育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13](P472-473)所以,要坚决扭转唯分数和升学为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唯文凭和论文为教师晋升评价标准、唯帽子和头衔为外部人才引进标准的教育评价导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实践论,从实践层面看包涵了教育的领导力量、战略部署、根本任务和基础工作。

  办好中国的教育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党就明确指出党要领导教育事业。1958年中央、国务院在《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4](P529)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教育工作”第一次明确规定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和一贯做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高度重视学校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将其看作是一所学校的领导核心,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1]。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必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6],保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把教育改革纳入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熟悉、关心、研究教育。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保障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优先发展教育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战略要求。习始终强育的重要地位,认为教育是决定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5];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5](P2);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4]。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泛亚电竞。”[4]可以看出,对教育地位的表述由“战略地位”变为“战略位置”,意味着发展教育从之前的“认识层面”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教育重要意义的新定位。

  优先发展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是抓手,保障教育投入是基础。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教育投入的优先安排有助于切实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也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指标。至2019年,我国的教育投入连续8年占GDP的4%以上,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2—2019年我国教育总投入的增幅分别为16.03%、9.64%、8.04%、10.13%、7.64%、9.45%泛亚电竞、8.41%和8.74%①。2019年2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的支撑体制及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保证和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这一重要思想。习多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要在教育的各环节、各方面、各领域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立德树人真正内化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的成效为检验学校各项工作的衡量标尺。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16]。

  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习特别重视教师和教育工作,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5](P4)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新要求和新任务,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17]。

  首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教育振兴的来源。教师队伍建设要从尊重教师开始。要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唱响尊师风尚主旋律,“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17]。其次,保障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社会基础,要关心教师健康,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完善教师从教保障激励机制。再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每个教师要向“四有好老师”方向努力,在师德师风上坚持“四个相统一”②,在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坚持“八个相统一”③,争做担负时代使命、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总之,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8](P18)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贯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

  2019年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

  ②2016年12月7日,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③2019年3月18日,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1]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习.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

  [5]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习.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线]习.习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J].求是,2108(19).

  [10]习.习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习.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

  [13]习.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15]习.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04-22.

  [16]习.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17]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