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16.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7.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和学生个体之间,在心理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师生之间动机与价值观达到一致,教师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集体和个人的相应的行为,并得到学生集体和个人的肯定。
3.单一课:指一节课只完成一项任务的课型。4.综合课:指完成两项教学任务以上的课型。
5.新授课:是以新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以技能的形成和培养为核心,着重渗透思维训练、情感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基本教学课型。
6.复习课:是以知识系统化和拓展能力为宗旨。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而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展现自己,完成学科知识的再现和能力升华。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3.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4.发展关键期(最佳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5.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教材(课本或教科书):它是依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7.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而形成的课程。
16.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17.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课堂教学: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13.人身自由权:是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和行动自由的权利,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便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14.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采取其他有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7.实践课:是从贴近生活、服务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观察、分析等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训练。
8.活动课: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具有活动性的学科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达到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9.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泛亚电竞。
7.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1.教师:是旅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5.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空间。
7.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的楷模。
11.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
1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1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同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8.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知识组织形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个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9.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统一课程。
10.校本课程(学校本位课程):即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得个别老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制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技能、知识、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可以是自发的、无组织的和零散的,也可以是自觉的、有组织的和系统的。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6.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教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7.内容型策略:有强调只是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种类别,即结构化和问题化策略。
1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
1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5.遗传(遗传因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6.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其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1.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泛亚电竞,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1.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教师应在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
12.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教育内容也是经过多次选择后确定的,学校有大量的教育场景和设施来开展教育活动。
8.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9.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10.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泛亚电竞、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预期方向变化的活动。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
3.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4.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5.教学策略:是指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泛亚电竞,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方案。
18.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19.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也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13.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的活动。
14.综合实践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15.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8.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发展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决定的。
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10.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学科。
2.课程论(课程理论):是指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认识课程现象,解释课程规律和指导课程实践为主要任务的一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3.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对各学科教学作纲要性规定的指导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