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3月1日,2022年教育部新春系列发布会第4场召开,教育部介绍了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由“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名而来,目前已经上线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根据介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2020年疫情爆发后推出,到目前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了。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更好服务提高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曾经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名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认为:“改名意味着升级,意味着从功能到资源都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更名前,“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服务了1.8亿学生居家学习,至今累计浏览次数达到了64亿。
根据介绍,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指导等3个方面的资源。
汇聚遴选了各方面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目前已经上线条课后服务资源,还连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还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源,资源总量得到了大幅增长。
教育部正在着重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线上资源,内容更加精细化,为全国学生免费使用。
在推动各地各校通过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等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方面,教育部还提到,计划在今年召开全国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一批包括智慧课堂、智慧作业应用在内的典型案例,在实施当中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吕玉刚提到,按照《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重要精神,教育部在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的情况下,紧急开发建设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当时这个平台主要提供了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资源两大类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
当前泛亚电竞,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构建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亟需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与应用,拓展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也服务应急状态下的“停课不停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进一步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这是一个主要的背景。
坚持集成创新,适应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教育资源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不断丰富完善更新资源,升级迭代服务功能。
网络运维顺畅化,基本具备支撑平台稳定运行、性能可靠、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条件;精品资源体系化,基本建成导向正确、科学专业、覆盖广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资源体系;融合应用常态化,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三是重点完成“三项任务”,也就是系统完善平台整体架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将平台资源按各省(区、市)需求分布式部署到省级平台,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可以直接使用国家平台;开发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聚焦服务全面育人,开发汇聚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六个板块的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应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升级后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专题教育和课后教育资源,并且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4类资源,共有6个板块,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平台资源建设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包括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中国文联、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平台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还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源泛亚电竞,资源总量得到了大幅增长。下一步,还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丰富扩充资源。
为提升全国课后服务水平,广泛汇聚遴选了各方面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目前已经上线条课后服务资源,还连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
这次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凸显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汇聚。为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教师研修”板块专门开设了一个栏目,就是作业设计专栏,在这个专栏当中提供了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还提供了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辅导报告。
另外,平台还在教改实验经验的板块专门设立了“双减”工作栏目,推荐了一批地方和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典型经验,
一是保障运维条件。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维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因需配备服务器和带宽资源,保障平台畅通运行。指导地方加大学校终端设备配备力度,适度增加学校和班级网络带宽,确保学校有效便捷使用平台的资源。强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明确等级保护要求,落实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确保平台网络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工作,对于入选平台的优质资源,教育部将颁发相应的证书,
三是强化平台应用。面向战线全面部署,指导各地各校将充分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加强使用培训指导,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纳入各级教师培训,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内容,强化依托平台资源开展应用培训;
四是健全应用激励机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将平台资源的常态化应用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教育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及时评估应用成效;
建立教师应用资源跟踪考评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重点推广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交流力度,促进家长、社会全面了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内容、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沟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平台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第五,下一步工作考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思路,持续加强建设,不断增强功能、扩充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吕玉刚还提到,下一步,各地各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加强智慧课堂、智慧作业以及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多场景的应用,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坚决禁止强制要求家长和学生购买终端设备和数字服务,防止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河南省和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分享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推广案例:
河南省教育厅及时下发了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的门户网站要在显著位置推送“云平台”链接,同时通过我们的“两微一端”,就是微博微信,还有新闻客户端等新型互联网媒介,以及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了宣传推介,
2020年以来,河南通过召开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印发信息化年度工作要点、出台网上教学指导意见等形式,推动“云平台”落地实施。督促指导各地、各校统筹推进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和“云平台”应用,目前形成了国家牵引、省级推进、市县联动、师生运用的良好格局。
一是赋能学生自主学习。“云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特点,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了课堂教学资源,覆盖了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河南坚持把“云平台”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然灾害应对期间网上教学的主要依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有效解决了学生居家期间的教学问题,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正常教学期间,
河南把“云平台”的优质资源,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平台的资源开展预习、复习,
二是赋能薄弱学校教学。河南省的省情特点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比较多,目前还有1.25万个教学点,最大限度发挥“云平台”资源的使用效益,对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地各校把国家优质资源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体系,特别针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充分利用“云平台”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推广“双师课堂”模式,运用国家资源开展联合教研,由中心校教师通过“专递课堂”对薄弱校学生开展指导巩固,提高线下教学质量。目前,基于“云平台”建立的“双师课堂”模式的学校已经达到1700多所。
三是赋能教师素养提升。河南把研学“云平台”优质课程作为教师研修、能力培训、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以这些优质课程案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河南省推荐的500节精品课入选了“部级精品课”139节,入选率达到了2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
坚持以“云平台”为龙头,完善河南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推动省、市、县、校四级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积极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注重发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作用,引导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通过信息化开展“线上结对、网上帮扶”,开展联校网教、协同教研,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同时,河南省健全了优质课程资源遴选更新机制,每年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将部分省版学科教材和富有本地特色的专题资源也纳入了遴选工作范围,积极向“云平台”输送特色优质教育资源,也努力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贡献河南力量。
在“云平台”资源的强大支撑下,第二小学通过对在线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资源校本化、特色化,覆盖各学科。
通过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课前精准定教、科学定制;课中立体互动,及时反馈;课后定制作业、科学评估。助力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打造“在线课堂”升级版。为了让课堂变革取得实效,我们设计了“一案三单”,即教师教案、学生预学单、探究单、达标检测单,支撑“学-问-思-辨-行”结构化教学模型落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实现了资源与技术融合应用。学校与企业、机构等科研力量结合,共同研发数字化终端“数字课桌”,并把自主开发的教师备课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师课件等校本资源,以及“云平台”上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嵌入,让教学内容精准触达每个学生。让“云”资源变成可用的数字化的资源,去适配到每一个学生的“端”。教师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究思考、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和信息素养,探索个性化培养,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应用。
为提升区域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将自主研发的“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分享给辖区内所有小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
四是保障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去年10月,第二小学所在的银川市因为疫情原因全部停止线下教学,我们迅速组织教师居家开展线上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校设计了“3+3+N”线上教学模式,以“云平台”资源、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宁教云APP为3个核心支撑,开展线上导学、在线个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线上教学的“N”个好习惯,有力保障了第二小学教育集团7个校区1万多学生“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点击“阅读原文”可学习教育部新春系列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全文。